好的,这是文件内容的Markdown格式中文翻译,忠实保留原格式并仅对名词加粗,符号公式不加粗:

数学附录 H 偏微分

回顾微积分课程函数 $y(x)$ 在某 $x$ 的导数定义

$$ \frac{dy}{dx} = \lim_{\Delta x \to 0} \frac{y(x + \Delta x) - y(x)}{\Delta x} \quad \text{(H.1)} $$

物理上,$dy/dx$ 表示当 $x$ 变化时 $y$ 的变化情况。你的大部分微积分课程都是从公式 H.1 开始推导常用函数导数公式公式 H.1 中的函数 $y$ 仅依赖一个变量 $x$。对于函数 $y(x)$,$x$ 称为自变量,$y$ 的值依赖于 $x$ 的因此 $y$ 称为因变量

函数可以依赖多个变量例如,我们知道理想气体压力通过以下方程取决于温度体积摩尔数

$$ P = \frac{nRT}{V} \quad \text{(H.2)} $$

在这种情况下,有三个自变量温度体积气体量可以独立变化压力因变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写法强调这种依赖关系

$$ P = P(n, T, V) $$

实验中,我们可能希望一次改变其中一个自变量例如温度),以在固定其他两个自变量固定体积固定摩尔数)的情况产生压力变化。为了 $P$ 关于 $T$ 在 $n$ 和 $V$ 保持恒定时导数,我们只需参考公式 H.1 并写下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n, V} = \lim_{\Delta T \to 0} \frac{P(n, T + \Delta T, V) - P(n, T, V)}{\Delta T} \quad \text{(H.3)} $$

我们称 $(\partial P/\partial T)_{n, V}$ $P$ 关于 $T$ 的偏导数其中 $n$ 和 $V$ 保持恒定要实际计算这个偏导数我们只需公式 H.2 中对 $P$ 关于 $T$ 进行微分 $n$ 和 $V$ 视为常数因此对于理想气体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n, V} = \frac{nR}{V} $$

我们可以得到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n}\right)_{T, V} = \frac{RT}{V} $$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V}\right)_{n, T} = -\frac{nRT}{V^2} $$

例题 H-1

计算范德华方程两个一阶偏导数 $P$

$$ P = \frac{RT}{V-b} - \frac{a}{V^2} \quad \text{(H.4)} $$

解: 在这种情况下,$P$ 依赖于 $T$ 和 $V$,所以我们有 $P = P(T, V)$。$P$ 的两个一阶偏导数为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V = \frac{R}{V-b} \quad \text{(H.5)} $$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V}\right)_T = -\frac{RT}{(V-b)^2} + \frac{2a}{V^3} \quad \text{(H.6)} $$

公式 H.5 和 H.6 给出偏导数本身是 $T$ 和 $V$ 的函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微分公式 H.5 和 H.6 来形成二阶偏导数

$$ \left(\frac{\partial^2 P}{\partial T^2}\right)_V = 0 $$

$$ \left(\frac{\partial^2 P}{\partial V^2}\right)_T = \frac{2RT}{(V-b)^3} - \frac{6a}{V^4} $$

但是我们还可以形成另一种类型二阶导数例如我们可以形成

$$ \left[\frac{\partial}{\partial V}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V\right]_T = \left[\frac{\partial}{\partial V} \left(\frac{R}{V-b}\right)\right]_T $$

$$ = -\frac{R}{(V-b)^2} \quad \text{(H.7)} $$

我们可以形成

$$ \left[\frac{\partial}{\partial T}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V}\right)_T\right]_V = \left[\frac{\partial}{\partial T} \left(-\frac{RT}{(V-b)^2} + \frac{2a}{V^3}\right)\right]_V $$

$$ = -\frac{R}{(V-b)^2} \quad \text{(H.8)} $$

上面两个二阶导数称为交叉导数混合导数二阶交叉偏导数这些导数通常写作

$$ \left(\frac{\partial^2 P}{\partial V \partial T}\right) \quad \text{or} \quad \left(\frac{\partial^2 P}{\partial T \partial V}\right) $$

我们不指明哪个变量保持恒定因为每次微分时保持恒定变量都不同注意,这两个交叉导数是相等的(见公式 H.7 和 H.8),因此

$$ \left(\frac{\partial^2 P}{\partial V \partial T}\right) = \left(\frac{\partial^2 P}{\partial T \partial V}\right) \quad \text{(H.9)} $$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求 $P$ 的两个偏导数顺序没有区别事实证明交叉导数通常是相等的。

例题 H-2

假设

$$ S = -\left(\frac{\partial A}{\partial T}\right)_V \quad \text{and} \quad P = -\left(\frac{\partial A}{\partial V}\right)_T $$

其中 $A$、$S$ 和 $P$ $T$ 和 $V$ 的函数证明

$$ \left(\frac{\partial S}{\partial V}\right)_T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V $$

解: $S$ 关于 $V$ 在恒定 $T$ 下求偏导数

$$ \left(\frac{\partial S}{\partial V}\right)_T = \frac{\partial}{\partial V} \left(-\left(\frac{\partial A}{\partial T}\right)_V\right)_T = -\left(\frac{\partial^2 A}{\partial V \partial T}\right) $$

并对 $P$ 关于 $T$ 在恒定 $V$ 下求偏导数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V = \frac{\partial}{\partial T} \left(-\left(\frac{\partial A}{\partial V}\right)_T\right)_V = -\left(\frac{\partial^2 A}{\partial T \partial V}\right) $$

并将 $A$ 的两个交叉导数相等得到

$$ -\left(\frac{\partial^2 A}{\partial V \partial T}\right) = -\left(\frac{\partial^2 A}{\partial T \partial V}\right) $$

$$ \left(\frac{\partial S}{\partial V}\right)_T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V $$

公式 H.5 和 H.6 中给出偏导数表明了 $P$ 在保持其他自变量固定情况如何随一个自变量变化我们经常想知道一个因变量如何随其两个(或多个自变量值变化变化。以 $P = P(T, V)$(对于一摩尔为例我们写出

$$ \Delta P = P(T + \Delta T, V + \Delta V) - P(T, V) $$

如果我们该方程中加上再减去 $P(T, V + \Delta V)$,我们得到

$$ \Delta P = [P(T + \Delta T, V + \Delta V) - P(T, V + \Delta V)] + [P(T, V + \Delta V) - P(T, V)] $$

将第一个方括号的两项乘以 $\Delta T/\Delta T$,第二个方括号的两项乘以 $\Delta V/\Delta V$,得到

$$ \Delta P = \frac{P(T + \Delta T, V + \Delta V) - P(T, V + \Delta V)}{\Delta T} \Delta T + \frac{P(T, V + \Delta V) - P(T, V)}{\Delta V} \Delta V $$

现在令 $\Delta T \to 0$ 和 $\Delta V \to 0$,在这种情况我们得到

$$ dP = \lim_{\Delta T \to 0} \left[ \frac{P(T + \Delta T, V) - P(T, V)}{\Delta T} \right] \Delta T + \lim_{\Delta V \to 0} \left[ \frac{P(T, V + \Delta V) - P(T, V)}{\Delta V} \right] \Delta V \quad \text{(H.10)} $$

第一个极限根据定义得到 $(\partial P/\partial T)_V$,第二个极限得到 $(\partial P/\partial V)_T$,因此公式 H.10 给出我们期望结果

$$ dP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V dT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V}\right)_T dV \quad \text{(H.11)} $$

公式 H.11 称为 $P$ 的全微分它简单地说,$P$ 的变化是由 $P$ $T$ 的变化方式保持 $V$ 恒定乘以 $T$ 的无穷小变化加上 $P$ $V$ 的变化方式(在恒定 $T$ 乘以 $V$ 的无穷小变化给出

例题 H-3

我们可以使用公式 H.11 来估计温度摩尔体积都略微变化压力变化为此对于有限的 $\Delta T$ 和 $\Delta V$,我们将公式 H.11 写成

$$ \Delta P \approx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V \Delta T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V}\right)_T \Delta V $$

使用此公式估算一摩尔理想气体压力变化如果温度从 273.15 K 变为 274.00 K,体积从 10.00 L 变为 9.90 L。

解: 我们首先需要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V = \left[\frac{\partial}{\partial T} \left(\frac{RT}{V}\right)\right]_V = \frac{R}{V} $$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V}\right)_T = \left[\frac{\partial}{\partial V} \left(\frac{RT}{V}\right)\right]_T = -\frac{RT}{V^2} $$

因此

$$ \Delta P \approx \frac{R}{V} \Delta T - \frac{RT}{V^2} \Delta V $$

$$ \approx \frac{(8.314 \text{ J} \cdot \text{K}^{-1} \cdot \text{mol}^{-1})}{(10.00 \text{ L} \cdot \text{mol}^{-1})} (0.85 \text{ K}) - \frac{(8.314 \text{ J} \cdot \text{K}^{-1} \cdot \text{mol}^{-1})(273.15 \text{ K})}{(10.00 \text{ L} \cdot \text{mol}^{-1})^2} (-0.10 \text{ L} \cdot \text{mol}^{-1}) $$

$$ \approx 0.7067 \text{ J} \cdot \text{L}^{-1} + 2.271 \text{ J} \cdot \text{L}^{-1} $$

$$ \approx 2.978 \text{ J} \cdot \text{L}^{-1} $$

$$ \approx 3.0 \text{ J} \cdot \text{L}^{-1} $$

单位转换

$$ \approx 3.0 \times 10^3 \text{ J} \cdot \text{m}^{-3} = 3.0 \times 10^3 \text{ Pa} = 0.030 \text{ bar} $$

顺便说一下,在这个特别简单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公式计算出 $P$ 的精确变化

$$ \Delta P = P_2 - P_1 = \frac{RT_2}{V_2} - \frac{RT_1}{V_1} $$

$$ = (8.314 \text{ J} \cdot \text{K}^{-1} \cdot \text{mol}^{-1}) \left( \frac{274.00 \text{ K}}{9.90 \text{ L} \cdot \text{mol}^{-1}} - \frac{273.15 \text{ K}}{10.00 \text{ L} \cdot \text{mol}^{-1}} \right) $$

$$ = (8.314) (27.67676 - 27.315) \text{ J} \cdot \text{L}^{-1} $$

$$ = (8.314) (0.36176) \text{ J} \cdot \text{L}^{-1} $$

$$ = 3.008 \text{ J} \cdot \text{L}^{-1} \approx 3.0 \text{ J} \cdot \text{L}^{-1} = 3.0 \text{ J} \cdot \text{dm}^{-3} = 0.030 \text{ bar} $$

公式 H.4 给出了 $P$ 作为 $T$ 和 $V$ 的函数 $P = P(T, V)$。我们可以通过对公式 H.4 的右侧关于 $T$ 和 $V$ 进行微分来形成 $P$ 的全微分得到

$$ dP = \left(\frac{R}{V-b}\right) dT + \left(-\frac{RT}{(V-b)^2} + \frac{2a}{V^3}\right) dV $$

$$ = \frac{R}{V-b} dT + \left[-\frac{RT}{(V-b)^2} + \frac{2a}{V^3}\right] dV \quad \text{(H.12)} $$

从例题 H-1 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式 H.12 只是写给范德华方程公式 H.11。然而假设我们给定一个任意的 $dP$ 表达式例如

$$ dP = \frac{RT}{V-b} dT + \left[\frac{RT}{(V-b)^2} - \frac{a}{TV^2}\right] dV \quad \text{(H.13)} $$

并要求确定产生公式 H.13 的状态方程 $P = P(T, V)$。实际上一个更简单问题是问是否存在一个函数 $P(T, V)$,其全微分由公式 H.13 给出我们如何判断如果存在这样的函数 $P(T, V)$,则其全微分为公式 H.11)

$$ dP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V dT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V}\right)_T dV $$

此外根据公式 H.9,函数 $P(T, V)$ 的交叉导数

$$ \left(\frac{\partial^2 P}{\partial V \partial T}\right) = \left[\frac{\partial}{\partial V}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V\right]_T $$

$$ \left(\frac{\partial^2 P}{\partial T \partial V}\right) = \left[\frac{\partial}{\partial T}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V}\right)_T\right]_V $$

必须相等如果我们对公式 H.13 应用这个要求我们发现

$$ \frac{\partial}{\partial T} \left[\frac{RT}{(V-b)^2} - \frac{a}{TV^2}\right]_V = \frac{R}{(V-b)^2} + \frac{a}{T^2V^2} $$

$$ \frac{\partial}{\partial V} \left[\frac{RT}{V-b}\right]_T = -\frac{RT}{(V-b)^2} $$

因此我们看到交叉导数不相等所以公式 H.13 给出表达式不是任何函数 $P(T, V)$ 的导数公式 H.13 给出微分称为非全微分

我们可以通过显式地微分任何函数 $P(T, V)$ 来得到一个全微分例子就像我们对范德华方程所做那样得到公式 H.12。公式 H.7 和 H.8 表明交叉导数是相等的,这是全微分必须满足条件

例题 H-4

$$ dP = \left[\frac{R}{V-B} + \frac{A}{2T^{3/2}V(V+B)}\right] dT + \left[-\frac{RT}{(V-B)^2} + \frac{A(2V+B)}{T^{1/2}V^2(V+B)^2}\right] dV \quad \text{(H.14)} $$

是全微分还是非全微分

解: 我们计算两个导数

$$ \left[\frac{\partial}{\partial T} \left(-\frac{RT}{(V-B)^2} + \frac{A(2V+B)}{T^{1/2}V^2(V+B)^2}\right)\right]_V = -\frac{R}{(V-B)^2} - \frac{A(2V+B)}{2T^{3/2}V^2(V+B)^2} $$

$$ \left[\frac{\partial}{\partial V} \left(\frac{R}{V-B} + \frac{A}{2T^{3/2}V(V+B)}\right)\right]_T = -\frac{R}{(V-B)^2} - \frac{A(2V+B)}{2T^{3/2}V^2(V+B)^2} $$

这些导数是相等的,因此公式 H.14 代表一个全微分公式 H.14 Redlich-Kwong 状态方程的 $P$ 的全微分

全微分非全微分物理化学起着重要作用如果 $dy$ 是一个全微分

$$ \int_1^2 dy = y_2 - y_1 \quad \text{(全微分)} $$

因此积分仅取决于终点(1 和 2),而不取决于从 1 2 的路径然而对于非全微分,这个说法不成立因此

$$ \int_1^2 dy \ne y_2 - y_1 \quad \text{(非全微分)} $$

在这种情况下,积分不仅取决于终点还取决于从 1 2 的路径

习题

H-1. 物质等温压缩率 $\kappa_T$ 定义

$$ \kappa_T = -\frac{1}{V}\left(\frac{\partial V}{\partial P}\right)_T $$

求理想气体等温压缩率表达式

H-2. 物质热膨胀系数 $\alpha$ 定义

$$ \alpha = \frac{1}{V}\left(\frac{\partial V}{\partial T}\right)_P $$

求理想气体热膨胀系数表达式

H-3. 证明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V}\right)_{n, T} = \frac{1}{\left(\frac{\partial V}{\partial P}\right)_{n, T}} $$

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 = nRT/(V - nb)$(其中 $b$ 是常数)的气体都成立此关系普遍成立称为倒数恒等式注意等号两边必须保持相同的变量为固定

H-4. 已知

$$ U = kT^2 \left(\frac{\partial \ln Q}{\partial T}\right)_{N, V} $$

其中 $Q(N, V, T) = \frac{1}{N!} \left(\frac{2\pi mk_B T}{h^2}\right)^{3N/2} V^N$ 且 $k_B$、$m$ 和 $h$ 是常数确定 $U$ 作为 $T$ 的函数

H-5. 证明 Redlich-Kwong 方程全微分 $P$

$$ P = \frac{RT}{V-B} - \frac{A}{T^{1/2}V(V+B)} $$

由公式 H.14 给出

H-6. 显式证明 Redlich-Kwong 方程交叉导数相等参见习题 H-5):

$$ \left(\frac{\partial^2 P}{\partial V \partial T}\right) = \left(\frac{\partial^2 P}{\partial T \partial V}\right) $$

H-7. 我们将在第19章推导以下方程

$$ \left(\frac{\partial U}{\partial V}\right)_T = T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V - P $$

计算理想气体范德华气体公式 H.4)和 Redlich-Kwong 气体参见习题 H-5)的 $(\partial U/\partial V)_T$。

H-8. 已知恒定体积热容定义为

$$ C_V = \left(\frac{\partial U}{\partial T}\right)_V $$

并已知习题 H-7 中的表达式推导方程

$$ \left(\frac{\partial C_V}{\partial V}\right)_T = T \left(\frac{\partial^2 P}{\partial T^2}\right)_V $$

H-9. 使用习题 H-8 中的表达式确定理想气体范德华气体公式 H.4)和 Redlich-Kwong 气体参见习题 H-5)的 $(\partial C_V/\partial V)_T$。

H-10.

$$ dV = \pi r^2 dh + 2\pi rh dr $$

是全微分还是非全微分

H-11.

$$ dx = C_V(T) dT + \frac{nRT}{V} dV $$

是全微分还是非全微分 $C_V(T)$ 只是一个任意的 $T$ 的函数那么 $dx/T$

H-12. 证明

$$ \frac{1}{Y} \left(\frac{\partial Y}{\partial P}\right)_{T, n} = \frac{1}{\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Y}\right)_{T, n}} $$

以及

$$ \left(\frac{\partial Y}{\partial T}\right)_{P, n} = n \left(\frac{\partial \bar{Y}}{\partial T}\right)_{P, n} $$

其中 $Y = Y(P, T, n)$ 是一个广延变量

H-13. 公式 16.5 给出范德华方程中 $P$ 作为 $\bar{V}$ 和 $T$ 的函数证明 $P$ 表示为 $V$、$T$ 和 $n$ 的函数时为

$$ P = \frac{nRT}{V - nb} - \frac{n^2 a}{V^2} \quad \text{(1)} $$

现在从公式 16.5 计算 $(\partial P/\partial V)_T$,并从上面公式 1 计算 $(\partial P/\partial V)_{T, n}$,并证明参见习题 H-12)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V}\right)_T = n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V/n)}\right)_{T, n} $$

H-14. 参考习题 H-13,证明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V = \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T}\right)_{V, n} $$

并普遍证明

$$ \left[\frac{\partial y(x, V)}{\partial x}\right]_V = \left[\frac{\partial y(x, n, V)}{\partial x}\right]_{V, n} $$

其中 $y$ 和 $x$ 是强度变量 $y(x, n, V)$ 可以写成 $y(x, V/n)$。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于1844年2月20日出生奥地利维也纳,并于1906年去世。1867年,维也纳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师从斯特凡斯特凡-玻尔兹曼方程提出者)。维也纳期间研究气体动理论并进行气体辐射实验工作尽管理论工作闻名是一位能干实验家,但视力不佳影响了原子理论早期支持者大部分工作都涉及对物质原子理论研究。1869年,玻尔兹曼扩展麦克斯韦关于碰撞气体分子能量分布理论并给出了这种分布新表达式即现在被称为玻尔兹曼因子此外气体分子速度能量分布现在被称为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1877年,他发表著名方程 $S = k_B \ln W$,该方程表达概率之间的关系当时物质原子性质尚未被普遍接受玻尔兹曼工作受到一些著名科学家批评不幸的是玻尔兹曼未能亲眼看到原子理论工作得到证实他一直患有抑郁症,并于1906年溺水自杀